十種養生食物

小米

中醫理論有指:脾主運化,主升清。意思是脾能使食物轉化成養分,並運送至身體各部分。脾主升清是指脾氣上升,能將養分上達於頭面部,因此脾胃強健的人,面色自然容光煥發。小米有顯著健脾益胃的功效,比一般的白米更好,早上食用一碗小米粥能透過改善脾胃及胃腸功能,提高皮膚的質素。

番薯性平,味甘。具補中和血、益氣生津、寬腸胃、通便秘的功效。由於番薯性質平和,所以不論寒底或熱底人士均適合食用。而番薯的寬腸胃、通便秘功效更有助排清身體的毒素。若身體積聚過多的毒素,便會令皮膚暗啞無光加快衰老,所以排清身體毒素是亮白美肌的一個重要項目。再者,番薯具益氣生津的功效,氣足便能推動血液循環,使充足的血液及養分上達於皮膚,令面部的皮膚顯得紅潤而有光澤。

南瓜性平,味甘。能健脾益氣、解毒消腫。南瓜能製造飽肚感,使人們食而知飽,不需要節食亦能達修身的效果,並且避免因節食而造成的脾胃虛弱,繼而導致面色萎黃。若因工作繁忙而食無定時,我通常會建議我的病人朋友,飲用南瓜湯。除了有飽腹的作用外,更能改善脾胃的功能,潤澤膚色。

蕃茄微寒,味帶甘,酸。有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、健胃消食的作用。

茄紅素是蕃茄中最廣為人知以及最主要的有效成分。曾經有醫學研究報告指出茄紅素具有消除疲勞、美白肌膚、抗衰老、防癌等效用。而茄紅素更可以降低熱量摄取,減少脂肪積聚,並補充多種維生素,保持身體營養均衡。蕃茄的獨特酸味更可以刺激胃液分泌,促進腸胃蠕動,以助脂肪燃燒。此外,蕃茄中的食物纖維可幫助吸附腸內多餘的脂肪,隨著體內的廢物及毒素一同排出。其實蕃茄不但有美容之效,而且更有助腸道消化,對女士們而言,可謂一種修身養顏的水果。另外,維生素A及C對皮膚亦有不少好處,例如能預防暗瘡生長以及對創傷後皮膚復合亦有不錯的效果。

紅棗

紅棗味甘,性溫,是補氣養血的聖品,含豐富的鈣和鐵,能補中益氣、行氣活血。不少女性在月經後,由於經血流失,體內血氣偏弱,容易導致面色蒼白或萎黃。可以在經期後服用紅棗,使血氣充足,流注全身,皮膚充分得到濡養,達到紅粉緋緋的效果。紅棗含有環酸腺甘(CAMP),能擴張冠狀動脈,增強心肌收縮力;蘆丁能使血管軟化,從而使血壓降低的物質,對高血壓病有防治功效。紅棗配鮮芹菜根同煎服,對降低血脂膽固醇有一定效果。紅棗配鮮芹菜根同煎服,對降低血脂膽固醇有一定效果。

黑木耳

在中醫角度黑木耳性平味甘,有滋潤養血、潤膚排毒的作用。它富含蛋白質,鐵質及鈣質等人體骨髓製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,有養血駐顏,令肌膚紅潤的作用。當中維生素E再加上超強抗氧化物質硒質的配合,不但可以維持細胞的正常生長,更可以提供雙重的抗氧化作用。而且黑木耳的卡路里低,又可促進腸道,對想減肥修身的人士是不錯的選擇!

牛蒡

牛蒡性寒,味辛且苦,有清熱疏風、解毒消腫的功效。《珍珠囊》中曾記載: 「潤肺散氣,去皮膚風」。同時現代藥理亦證明,牛蒡的根部含有大量膳食纖維,有利改善便秘的症狀,同時能促進體內細胞新陳代謝,減緩肌膚衰老。本草綱目》中詳載:「牛蒡性溫、味甘無毒,通十二經脈、除五臟惡氣,久服輕身耐老。」平日可將牛蒡略炒後,再以開水沖泡,即可飲用去水腫。

薏米

薏米,也叫薏苡仁。常在煲湯時作為配料使用。看似平凡,實則有很多功用。 薏苡仁性涼,味甘,且淡,歸脾、胃、肺經,有清熱排膿、健脾去濕、利水消腫的作用。《神農本草經》將薏苡仁列為上品,「久服輕身益氣」。薏苡仁可與冬瓜、赤小豆一起熬煮成湯能清暑祛濕;與淮山、蓮子等食材同煮,則可加強健脾的作用,同時可養腎固精。 現代藥理亦證明,薏苡仁亦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。

山楂

山楂味酸、甘,性微溫。有開胃消食、化滯消積、活血散瘀、化痰行氣之作用。山楂中含有多種有機酸如山楂酸、枸櫞酸、蘋果酸、檸檬酸、酒石酸等,能促進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內酶素,都有助消化食物,尤以脂肪為佳。另外,現代研究也發現山楂有良好的強心、降血壓、降血脂功能,是很好的保健食材。但注意山楂不能空腹吃,否則其酸性會使胃酸猛增,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,甚至胃痛。

荷葉

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乾燥葉。味苦、辛、微澀,性涼,歸心、肝、脾經;清香升散,具消暑利濕、健脾升陽、散瘀止血的功效。中國自古以來已將荷葉奉為瘦身的良藥。其化學成分主要有荷葉鹼、有機酸、黃酮類化合物等,其中荷葉鹼可擴張血管,有降血壓、降血脂的作用,能在人體腸壁上形成一層脂肪隔離膜,有效阻止脂肪的吸收,從根本上減重,並更有效的控制反彈。空腹、焗茶效果最佳。不建議孕婦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