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長在不同位置的暗瘡,均反映身體不同部位健康出現問題。
額頭暗瘡對應肝臟:代表心火過旺,脾氣大。中醫研究發現,長期思慮過度、勞心傷神的人,額頭上常常會長出暗瘡。如果你的額頭總有明顯的大粒暗瘡,那說明你的肝臟已經積聚不少毒素。要糾正不規律的生活,戒掉熬夜的壞習慣。讓肝臟在正常時間(晚上10 時—12時)休息,排出毒素。
鼻部暗瘡對應胃及肺部:當鼻子長出暗瘡時,除了因為油脂分泌旺盛,還代表胃火過大、消化不良或肺熱幟盛。如果鼻頭還有輕微脫皮現象,表明血液循環欠佳。此外,經常便秘和胃氣多的人也容易鼻子生暗瘡。患者宜少食刺激性食品,包括生冷食物、打邊爐及辛辣食品,以免刺激胃液分泌過多胃酸,令胃火問題加劇。
唇邊圍暗瘡對應腸部:代表有便秘或者腸熱,平日吃太多辛辣或濃味食味、多肉少菜都是嘴唇周圍長暗瘡的主因。應調整飲食習慣,盡量以清淡為主,多吃高纖維的蔬菜水果,促進腸道蠕助排毒。
左臉頰暗瘡代表血液循環欠佳:左臉頰長暗瘡說明你的排毒能力降低,有可能是肝臟或血液循環出現了問題。建議多做運動加速血液循環,注意作息正常,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壓力過大。
右臉頰暗瘡則反映肺部:如果你肺火上升、喉嚨乾燥、痰多咳嗽,右臉頰便會容易生暗瘡。肺屬於五臟最高的位置,有助新陳代謝順利進行。不妨以清肺潤燥為主。潤肺最適合吃百合,百合擅長潤肺止咳,清心安神,對清肺熱有很好的幫助。
下巴生暗瘡代表內分泌失調:這情況常見於女性,多是經期前形成,月經結束時會消,每月如是。這主要是由於體內激素分泌非常旺盛,內分泌失調而引起。平日要少吃冰冷的東西,在經期前可飲玫瑰花茶,有疏肝理氣的作用。
坊間有很多濕疹偏方,是否真的有幫助?
濕疹又叫「異位性皮膚炎」,主要是先天性遺傳與後天環境或飲食因素導致,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;秋冬季節寒冷乾燥,溫度與濕度都相對較低,人體內水分容易散失,皮膚角質層水分驟降,皮脂腺因未適應氣候的變化而分泌不足,便會造成皮膚粗糙及脫屑現象,而且痕癢無比。當免疫力下降,便容易誘發濕疹等皮膚問題。
中醫把濕疹分為以下幾種證型:
1.血虛風燥型(相當於慢性濕疹)
此型患者病程長,反復發作。經常搔抓或由於刺激,皮損色暗肥厚,苔蘚樣變,或脫屑,或膿痂不斂,或者少許溢液伴痂皮覆蓋,或皸裂, 或播散性色素沉著, 甚或愈抓愈癢,愈癢愈抓,形成惡性循環。神情萎靡,腰酸肢軟,舌質偏紅、苔白,脈沉細,多見於慢性濕疹。
2.濕熱內蘊型(相當於急性滲出性或合併感染性濕疹)
發病急、病程短,易復發。症見皮損潮紅,腫脹,瘙癢劇烈,滲出顯著,糜爛結痂,浸淫遍體,同時可伴口苦咽幹,心煩易怒,大便秘結,小便短赤,舌紅、苔黃厚膩,脈滑數等症狀。
3.脾虛濕盛型(相當於亞急性濕疹)
本型多由濕熱型遷延而致,病程較長,反復發作,纏綿不已。症見紅腫漸退,滋水漸少,糜爛漸斂,丘皰疹、脫屑尚存。常伴有腹脹納呆,面色萎黃,腿腳浮腫,大便溏薄。舌淡水滑,苔白且膩,脈滑或緩。
芫荽水沖身
從中醫角度,芫茜辛溫,有發汗透疹之功效;鹽性寒味鹹,能清火、涼血、解毒,對濕熱型濕疹有一定的紓緩作用。
蛋黃油搽濕疹
明代《本草綱目》曰「雞卵炒取油,和粉敷頭瘡」。又雲「雞卵黃熬油搽之,治杖瘡已破,甚妙」。
中醫認為,蛋黃油具有清熱潤膚、消炎止痛、收斂生肌和保護瘡面的作用。
苦瓜敷濕疹
苦瓜味苦;性寒。外用治痱子,疔瘡癤腫。
片糖煲水
片糖水冲身,對紓緩季節性引起的皮膚乾燥,如『冬癢症』,有一定幫助,患者在冬天易出現皮膚乾燥及痕癢,徵狀多屬全身性,但不會出紅疹。
片糖是以甘蔗的莖部壓榨取汁,煉製而成的晶體,又名蔗糖。現時的片糖多以白砂糖、紅砂糖等加工製成。中醫角度,片糖跟治療皮膚乾燥沒有關係,亦沒有外洗的用法,反而口服入藥,可治脾胃虛弱、腹痛、胃痛等問題。但以現代醫學理解,片糖含有葉酸、微量物質,有助行氣活血,加速血液循環,提高局部皮膚的營養、氧氣、水分供應。此外,亦有滋潤皮膚的作用,為皮膚細胞補充水分。而當片糖水的水分揮發後,糖會形成一層保護屏,阻擋水分過分流失。